要点新闻

首页 > 要点新闻 > 正文
要点新闻

我和我的冬奥故事|徐源:结缘冬奥,云顶圆梦

发布时间:2022-03-18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中国以一场盛宴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开放包容、积极进步的“精气神儿”。14年后的今天,在世纪疫情与时代变动交织的大背景下,中国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树立了新标杆,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言必信、行必果、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也向世界各国人民传达了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心声。在这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里,徐源作为冬奥赛时实习生的一份子,在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场馆里,与全世界的媒体朋友一同见证了属于运动健儿的战绩与辉煌。

徐源与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的合照


01

云顶初遇,斗志昂扬

漂亮的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

云顶滑雪公园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该场馆承办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两个分项共20个小项、冬残奥会单板滑雪8个小项的比赛。赛时阶段,云顶滑雪公园共产生20枚冬奥会金牌和8枚冬残奥会金牌。瑞士老将亚历克斯·费瓦曾评价云顶的自由式滑雪场地“看上去非常漂亮,尤其是对于本雪季的第一场世界杯比赛而言,这里的赛道雪况就已经很好了,这十分难得。”能在这样一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工作,徐源充满了激动和敬畏。从云南跨山越水远赴北京,除了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本身的热爱,冰雪运动也让她感到新奇,她希望能够把握住难得一遇的冬奥会实习机会,在这个面向世界的舞台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源激动地与滑雪公园内冬奥会标志合影

为了更好的服务冬奥,她私下做足了功课。由于对冰雪运动了解较少,她学习了大量雪上运动的基本常识,积累相关经验。出于对工作经验少的担心,她积极向身边人寻求帮助,探讨工作方法,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她表示,自己很感谢学校、学院、叶新导师、父母、室友及同学在此过程中的支持与鼓励,是他们让自己有了能处理好问题的自信和对冬奥美好经历的向往。


02

媒体运行,专业细致

在本次冬奥会中,徐源担任了云顶滑雪公园场馆媒体中心(venue media centre)记者工作间主管一职,具体工作为负责媒体楼整体运行,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测试场馆新闻运行服务和设施的使用效果,为赛时客户群注册记者打造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实现赛时场馆新闻运行工作区的高效运转及严格防疫下温馨、人性化并举的媒体服务。

工作中的徐源

她需要做的事主要有三件:一是负责为VMC记者工作间配备设施并提供服务,帮助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竞赛场馆直接编辑和发送报道。二是根据记者看台席座位的数量和摄影位置与同事共同搭建、规划记者看台席、新闻混合区、新闻发布厅、媒体休息室和其他VMC设施,确定记者工作间的大小。三是在奥运会期间,根据赛程开放关闭VMC,以便记者有足够的时间调试设备、检查固定电话、无线网络和电缆。让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新闻混合区采访和新闻发布会并撰写报道。

认真对待工作的徐源

这份工作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和专业能力,这让徐源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新奇和挑战,同时也让她不禁感叹,从小到大我们观看到的都是奥林匹克光鲜亮丽的正面,这次自己以幕后工作人员的视角,从侧面了解到了很多奥运知识,也体会到了工作人员的不易和艰辛。


03

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徐源也曾在这次工作中遇到困难。云顶滑雪公园位居高山,天气的变幻莫测会导致赛程变更。2月14日当天云顶骤降大雪,因为当日有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谷爱凌将在此次比赛中参赛,记者工作间接待了近300名记者,比赛不断的推迟,来回往复的变更,不同的需求及问题纷至沓来,几十名外媒及内媒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她围住,这些都让徐源充满了压力。

面对这些困难时,徐源选择迎难而上,克服它们。除了不断安抚记者情绪,她积极的与体育、天气、交通、通信等不同领域同事沟通力求为媒体确保最大权益。在她的努力下,各国记者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她也受到了大家的夸赞。

徐源与外籍专家的快乐合照

这几个月的工作,让徐源感觉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更懂得怎么与别人相处,如何在困难面前处理问题。她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美好的回忆,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工作伙伴,而且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她也深深地为自己的这份工作履历感到自豪。同时,在这段工作中,徐源也成长了很多,她认为自己还需要锻炼出更加强大的抗压能力。在前期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压力和繁琐的事务,她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绪,但是通过同事伙伴的引导及工作不断的上手,她开始变得得心应手并享受其中。她第一次目睹了记者的整个工作流程,在前期准备、采访期间、新闻发布会提问、问题提纲整理、文稿撰写等步骤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她的成长增添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04

世界舞台,中国情谊

在这次工作中,有两件事给徐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不仅向各国友人展示了国人的友好和善意,更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谊。第一件事是一位华盛顿邮报的长发男性记者在第一天工作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发绳,因为防疫期间需要戴口罩,在云顶滑雪场馆室外雪地采访也极不方便,他便到HELP DESK前台询问,徐源当即从自己头上拽下头绳,并说:“If you don't mind, just take this.”他开心的接受了徐源的小礼物。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徐源给他准备了4条头发绳,在他路过的时候开玩笑说自己觉得5条头发绳够他用半年了,希望他工作顺利!他很开心的连忙道谢并说再也不担心头发被吹乱遮住自己帅气的脸了。

徐源与华盛顿邮报记者合影

第二件事是一位日本记者询问她的中国敬称是什么,由于他的英语不太好,徐源也不会日语,因此他们沟通半天也没有结果。最后他对徐源说:“没事,没关系!”过了一会他来前台把反馈单交给徐源,映入她眼帘的是“徐源先生”四个大字,她当时感动得快哭了,在徐源心里,第一次被叫“先生”有种杨绛先生的大将风范。因为他的鞋坏了,当他正赶着出去雪地里采访的时候徐源拦住他,用最普通的胶带纸帮他一起粘了鞋,小小一件事让他如此称呼使她备感荣幸。最后她们开心的交换了邮箱方式及名片,承诺可以做一辈子好朋友。

徐源整理外籍记者留言簿

日本记者认真写给徐源的反馈单


05

新闻学子,北印担当

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门负有特殊使命的学科,其包容性极大的特点在此次冬奥会中得以体现。每当看到各国记者在记者工作间像多年未见的老友,开心的沟通赛事日程,为每一个运动员鼓掌喝彩时,都会让徐源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叶新导师时常教育徐源,在北京这么大的平台,出去看看国际新闻记者的工作状态对于她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他非常支持她参加此次赛时实习工作,在学业及功课上给予她莫大的帮助,鼓励她在场馆前线安心工作并悉心向大家学习,为学校争光、为冬奥贡献一份微薄力量。在这样的鼓励与认可下,徐源一鼓作气,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学校交出了属于自己的满分答卷。

徐源在已解决的问题上打叉

经历了七个月的冬奥实习,徐源想借用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部长的教导对大家说:NO complain、NO hating、Solution only(没有抱怨、不必怨恨、解决问题)。同时她希望北印的孩子可以自信满满地面对每一次挑战及机遇,把目标画成一个个格子框定,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开心的打叉。不必成为怀疑论者,先完成,再完美。值此春日,谨祝春安,顺颂夏祺。

徐源与团队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