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新闻

首页 > 要点新闻 > 正文
要点新闻

北印青年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时间:2025-05-06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北京印刷学院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倍感振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和重要文章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学校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五四前夕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寄予殷切期望,为新时期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高校团干部,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聚焦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持续擦亮“青春读书会”“青春榜样”等思政工作品牌,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全力推动实施西部计划,引导更多学子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基层一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优化工作机制开展好“青年实干家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励更多青年将青春奋斗融入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

——校团委书记 王昕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团干部,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一是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之友,与青年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二是要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困惑;三是做好青年学生的热心之友,及时准确地向青年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新时代新征程的北印青年一定能够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校团委副书记 刘余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作为青年团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升共青团工作对青年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主动走近青年,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动员青年学生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和基层一线,为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凝聚奋进力量;通过搭建成长平台,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引导同学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勇挑重担,挺膺担当。

——出版学院分团委书记 李欣宇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并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回信,极大鼓舞了青年志愿者奔赴边疆、服务西部的青春热情,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指明方向。作为高校基层团干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组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动员青年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和基层服务,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鼓励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 刘美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展现了对广大青年的充分关爱和殷切期望,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我倍受鼓舞激励,同时深感使命在肩。希望能和广大青年学子一道,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奉献家国需要的人生道路上,坚定理想,奋发向上,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我们要引导广大同学勇于在基层“自找苦吃”,在“祖国需要处”淬炼本领,在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设计艺术学院分团委书记 董琪琪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我深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艰巨!戍边支教的志愿者们用青春守护边疆教育,用行动诠释“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信念,作为高校团干部,我们要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政课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志愿实践,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戢泽羽

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作为一名正在新疆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青年,我深受鼓舞、更倍感自豪!过去的九个多月里,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中,我参与了多项文旅项目推广,对大美新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更深刻体会到文旅工作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深悟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疆的文旅事业中,报效祖国,建功西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2024届毕业生 张楠靓旋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感到无比振奋。“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激励。在霍尔果斯市服务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了解到基层的需求,在学习和锻炼中收获满满,更体会到了西部计划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也更加确定,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在基层历练中收获更大成长、实现更多价值。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为祖国西部建设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 练点点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让我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服务地点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在龙陵县消防救援局的工作中,我努力克服气候环境以及工作强度的挑战,认真做好每天的消防安全检查、公众教育等工作,和其他队员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今后,我也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的重要要求,迎难而上,挺膺担当,在祖国边陲的消防救援事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消防救援局

新媒体学院2024届毕业生 尹久铭

作为参与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更加坚信自己在毕业时投身西部计划的正确人生选择,也更加坚定在基层继续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使命和信念。作为黑龙江省东宁市东宁镇人民政府妇联办公室的一员,我对于妇女儿童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在一次次谈话、一场场活动、一段段故事中收获成长,更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带给我更大的力量,我坚信,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收获成长、收获感动、收获对社会的责任感。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为指引,继续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黑龙江省东宁市东宁镇人民政府妇联办公室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 时嘉瞳

在校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广大戍边支教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也饱含着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青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们笃志报国,不怕困难,是新时代青年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能够成为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在基层服务中磨炼专业本领,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出版学院2021级本科生 邓芝英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坚定了我投身志愿服务的信念。西部计划为青年服务基层搭建广阔平台,志愿者扎根西部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作为出版学子,我将继续践行“出版报国,致敬时代”的使命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注乡村教育与基层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光彩。

——出版学院2022级本科生 殷悦悦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想国家未来”,这是我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后最大的感受。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服务队是新时代优秀青年的缩影,他们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希望在毕业后我也能有机会去到西部、走到基层,结合自身所学,把现代传播手段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助力基层发展,成为西部计划的“传播者”和“连接者”,将青春融入祖国发展事业,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赞歌。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刘子祺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饱含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小德川流”,丰富内在修养;也要“大德敦化”,付出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红墙蓝衫·广场有我”等各类志愿服务,尽自己所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 杨烁

读到这封回信时,我的内心涌动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对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西部计划承载的时代使命,更为广大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新时代的志愿服务需要兼备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未来,我期待有机会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中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华章。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 高萌萌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口号点燃了无数青年人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志愿者们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这激励着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青春绽放绚丽光荣的志愿之花!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 林雨轩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勉励,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西部计划的决心。我愿意在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秉持奉献精神,用知识与爱心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灯,努力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为西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不负青春韶华。

——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 孙智彪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后,我深受鼓舞。我明白,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西部建设需要我们,基层一线更需要我们。未来,我将以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为榜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基层实践,用知识和爱心助力国家建设,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使命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 温春红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春风化雨,让我深切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头的使命与荣光。那些扎根边疆的志愿者用青春丈量祖国大地,在三尺讲台播种希望,于无声处书写家国大爱。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坐标的繁华,而在于脚步的坚定。作为同龄人,我愿以他们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到基层去、到西部去,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芳华,用奋斗镌刻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担当。

——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 杨洋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回信,我内心满是感动与振奋。他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响应祖国号召奔赴西部,为教育事业、民族团结、兴边富民发光发热。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青年的成长不能局限于舒适圈,应勇于挑战自我,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我们也要以他们为榜样,秉持奉献精神,此刻在校内发光发热,日后走进社会继续拼搏奋斗,不负时代赋予的青春使命。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 吴雪娜

五四青年节,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我内心满是振奋与感动。西部是梦想扎根的土壤,基层是青春奋斗的战场。我今年也报名了西部计划,决心追随他们的脚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的重要要求,做一颗扎根西部的“胡杨”,用青春和热血服务西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处绚丽绽放。

——设计艺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 游蕊谦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青年的回信,内心深受触动。支教志愿者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在奉献中实现青春价值,让我看到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既是对志愿者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召唤。作为青年,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在乡村振兴、基层建设中锤炼本领,用奋斗诠释家国担当。

——设计艺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计可馨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同时也让我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自己参加西部计划的决心。在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担当。此时此刻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兴边富民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新媒体学院2021级本科生 杏瑞杰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内心满是感动与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们用青春热血浇灌教育之花,在奉献中收获成长。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毕业后扎根基层,建功西部,让青春在祖国广袤西部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

——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研究生 侯燕祥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回信,我深受触动。志愿者们响应号召奔赴西部支教,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建设和国家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以他们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 林若彤

北印青年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