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在实践中坚定,让梦想在青春里闪光。
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建国65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引导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截至7月4日,各个校级实践团队经过出征培训、保险办理等环节,全部整装待发,准备奔赴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
认真科学部署,全面启动实践
我校向来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荣获“首都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党委副书记赵盛伟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全面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指导和组织管理。
6月上旬,按照“项目化管理、分层次运作”的模式,对校级团队实行项目选拔评审和全程监控,对院级团队和个人实践进行申请备案管理。6月24日,学校团委组织进行校级团队项目的答辩评审,初步确定校级团队名单。此外,学校团委还加强与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社科部、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协调合作,组建重点团队,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
李阳处长、高杨文处长为实践团队举行授旗仪式
坚定青春使命,汇聚正能量
今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以“砺志笃行筑梦青春”为主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国梦”的丰富内涵,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通过社会实践将个人的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的结合,勇于寻梦、敢于筑梦、勤于圆梦,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重点组织了“真诚与信仰对话,寻访伟大红色足迹”、“走基层感悟复兴,激昂时代青春梦想”、“聚焦转型期发展,关注社会经济热点”、“为家乡发展点赞,助力美好乡村建设”、“饮水思源爱吾校,学以致用勇建新功”、“引领社会新风尚,圆梦中国公益先行”等6类主题服务团,共计59支团队400多名同学作为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出征,并有百余支院级团队和个人自主团队。
为了更好搭建学生实践平台,积极展示我校学子“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的热情和力量,我校还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和市级项目,其中“印梦•梦之声”团队获批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全市共37个团队)。“印梦•践梦之行”和“印梦•青春筑梦团”获批北京市“圆梦中国”重点团队。
加强培训指导,汇聚各方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学校团委要求,每支校级团队必须有指导老师指导,重点团队须有老师亲自带队。据统计,全校共有40多名教师作为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参与到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来。其中,有10多名教师将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与学生共调研,共学习,共成长。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团委确定了校级组团、院级组团和个人自主实践的类型,分别通过项目评审支持立项、活动效果评审等方式给予资金和物资上的支持。为了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7月2日,学校团委联合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出征培训会。学生处高杨文处长代表学校,为实践团出征作了动员讲话并同保卫处处长李阳为实践团队代表授旗。
在培训环节,保卫处李处长以“讲在出发前”为主题,对所有参加出征培训的同学进行了出行前的动员及安全教育培训。学校团委张李凌老师就社会实践财务控制、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与调研报告撰写作了具体的培训指导。
保卫处处长李阳老师作“安全风险防范与自救技能提升”主题培训
强化指导服务,学子整装出发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本着“安全为先、安全至上”的理念,学校团委要求每个实践团队制定安全预案,确保谋划在先、预防在先。除了专题安全培训,学校团委还为每个校级团队发放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培训及服务手册》宣传手册、让实践团队成员时刻提高安全意识。此外,学校团委还组织校级团队集体办理保险手续,确保有备无患,保证学生权益。
服务指导贯穿全程。学校团委先后制作了实践活动工作联系卡,发放给每个校级团队,以便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及时联系。利用《团学工作手机报》平台,定期给各个实践团队发送实践安全提示,并且建立手机短信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及时沟通反馈各个团队实践信息,确保全过程监督指导。